立即報名

多益季刊 Newsletter 04(2003年9月)

SAT學術評量測驗介紹

編撰/SAT小組


全美目前有90%的大學都將SAT的成績列為入學標準之主要參考

有志前往美國就讀大學的人,可以參考本文

 

前言

在美國,高中生想要進入大學就讀,除了高中三年學業GPA(graduate point average)成績、課外活動表現、論文及老師推薦信之外,不可缺少的就是SAT的成績。全美目前有90%的大學部都將SAT的成績列為標準參考值,缺少這項成績,就沒有機會申請採用SAT作為入學標準的美國大學。因此,光是去年一整年,全美就有210萬的高中生為了SAT而努力。到底什麼是SAT?SAT的發展過程是什麼?SAT又對美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什麼是SAT

SAT的全名是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是由美國大學委員會(The College Board)委託教育測驗服務社(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所舉辦的大學入學能力測驗;目的是作為美國各大學申請入學的參考條件之一。SAT又分為SAT I-Reasoning Test,以及SAT II-Subject Test。

 

什麼是美國大學委員會

美國大學委員會(The College Board)是一個以學生和大學間之準備、促成與聯繫為使命的國家非營利性組織。成立於西元1900年,是由美國大約4300所大學及相關教育組織共同組成的文教組織。每年約有三百萬的學生及其家長,23000所高中及4300所大學,經由其服務而進行申請、引導、評估、註冊、授課、學習等相關事宜。

 

SAT的發展過程

SAT的發明者是Princeton的心理學家Dr. Carl Brigham。1926年他研發了SAT (Scholastic Aptitude Test,學術性向測驗),主要目的是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需要快速的分發退役軍人至適當的單位,因此發展了由IQ測驗衍生而來的SAT測驗。在當時一個測驗的信度及效度已普遍受重視,SAT就是一種經由選擇題答到高信度客觀結果的測驗。

 

1926年6月23日,SAT首度啟用在團體測驗上,8000多名受測者大多來自美國東北部的高中;同一時間,西點軍校也採用SAT作為入學標準。1933年,Henry Chauncey(ETS第一任總裁)與Dr. Brigham見面,希望SAT測驗能成為長春藤聯盟大學的入學標準,並針對哈佛大學所提供的獎學金計畫,希望與Dr. Brigham合作,透過SAT測驗能吸收廣大的菁英進入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這些長春藤聯盟大學。Dr. Brigham也提出SAT的測驗結果能夠預測高中生在美國大學第一年的學業表現。

 

SAT的成績原本是一個單獨的數字,直到1931年,才又發展為兩部分獨立的成績,一部份為語言能力,一部份為數學能力。1948年1月1日,ETS正式成為美國之考試研究機構。在Henry Chauncey的領導下,1950年廣泛使用,當時已有將近400家的學校使用SAT作為入學參考標準之一。

 

1993年,SAT的名稱改為SAT I-Reasoning Test(理解考試),而舊有的成就測驗,則更名為SAT II-Subject Test(學科考試)。而一般我們說的SAT,指的就是SAT I-Reasoning Test。而通用的正式名稱已改為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學術評量測驗)。

 

什麼是SAT?

SAT的發展過程是什麼?

SAT又對美國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

*SAT I即將改版,ETS將來台介紹詳情,請參見p.3<活動看板>

 

關於SAT的考生

1941年,全美只有11,000的考生;1950年,SAT的考生人數已達到81,200人;到了1959年,考生人數將近500,000;2000年到2001年,美國一共有210萬人次參加SAT的考試。而全美有將近80%的四年制大專院校採用SAT作為必要成績。目前SAT一年考七次(美國本土或其領土及波多黎各以外的地區為六次),全世界有超過1,000個考點。

 

SAT測驗形態及內容

SAT I主要在測驗考生的語文程度及數學推論能力,作為預測考生進入大學後成績的參考資料,同時也可作為比較不同學校畢業生程度的參考;SAT I的測驗對象是高中二年級及三年級的學生。

 

SAT II主要在測量考生在某一學科的知識和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共有英文寫作、文學、數學、生物、化學、語言及聽力測驗等二十二種學科。每位考生每次至多可以報考三種學科。

 

SAT I-Reasoning Test(理解測驗)

SAT I測驗共有七部份,全部作答時間為三小時。包含語文三個部份(78題,共75分鐘),數學三個部份(60題,75分鐘),其中各有二個部份各佔三十分鐘,各有一個部份各佔一十五分鐘,還有一個三十分鐘的實驗題部分(此部分不計分);由於在測驗中並未指明哪一部份為實驗題,所以考生應盡其所能的作答每一部份。

 

Verbal主題 所佔測驗比例(大約)
批判式閱讀(字彙、文字能力、理解力) 52%
不完整句子 24%
類比 24%
Math主題 所佔測驗比例(大約)
計算能力 30-32%
代數與函數 28-32%
幾何學與測量法 27-30%
資料分析、統計及或然率 10-12%
題目類型 所佔測驗比例(大約)
五選一 58%
量比 25%
非選擇題 17%

 

SAT I-Subject Test(學術測驗)

此部份是在測驗考生在專業學術科目上的知識與程度。SAT II一共有22個主題科目,各自獨立,包括:英文、數學、力使、科學、語言等五大類。

 

英文(Enlish) 數學(Mathematics)
  • 文學
  • 寫作
  • Level I C
  • Level II C
歷史(History)
  • 美國歷史(United States History/ American History)
  • 世界歷史(World History)
科學(Science)
  • 生態生物學/分子生物學(Biology E/M)
  • 化學(Chemistry)
  • 物理學(Physics)
語言(Language)
  • 語言又分為閱讀與聽力,閱讀方面有法文、德文、猶太語、義大利文、拉丁語、西班牙文;聽力方面則有中文、法文、日文、韓文、西班牙文,以及英文能力測驗(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簡稱ELPT,針對英語非母語的高中生)。

 

SAT的計分方式及成績

SAT每一類型考題都是由易而難排列。除SAT I部份數學題目外,SAT II及SAT I其他所有題目錯皆有倒扣,但未作答的題目則以零分計算。SAT I語文及數學部分得分各為200~800分,而SAT II成績亦是介於200至800分之間(ELPT的成績介於901分至999分間)。但是僅靠單純的SAT成績無法瞭解該考生與其他考生相比,程度何在,所以在成績報告中包含了百分比及分數的範圍,而學校的審核委員亦利用來評估申請者的成績。

 

成績將於考後四~五週由ETS寄發。SAT並無報考次數及資格的限制,若考生對某次測驗結果不滿意,也可以申請將該次成績取消;但成績單上會列出最近六次的SAT I和SAT II的成績,考生不可選擇寄發最高分數或最近一次的成績,亦不可選擇單獨寄發SAT I或SAT II的成績。此外,成績可透過網路及電話向美國查詢,但須加收額外的費用。

 

關於申請美國大學

由於SAT成績是美國學生進入大學的一種適性測驗,因此,絕大部份的美國大學都會在入學申請資格中,要求學生具備SAT的測驗成績,以供學校作為評選學生時的參考指標。有些學校或許會接受外國學生(international students)在缺乏SAT成績的狀況下入學,但是在申請之前,最好先確定學校是否接受這樣的入學狀況,並審慎評估該校的校風及水準,才是保障自己權益最好的方法。相對的,在學校並未要求SAT成績的情況下,申請者若能提出不錯的SAT成績,也不失為很好的背景條件。

 

New SAT in 2005

SAT將於2005年3月份再次出現轉變,將加入論文寫作(SAT Writing)。語言部分除改名稱為「閱讀測驗(Critical Reading)」外,並刪去類比部分;數學則會包含高中三年所學課程,並新增代數II的考題。有關SAT的相關資料,可至http://www.collegeboard.com瀏覽查詢。

 

在台灣報名SAT

中華民國台灣考區的SAT測驗,由台灣區代表-忠欣股份有限公司代為受理報名及施測,應考之考場亦由SAT台灣區代表指定。2003-2004年度的SAT測驗在臺灣地區舉行六次,分別在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五月及六月,這六次測驗的日期全世界都是同一天,臺灣地區的測驗都是在下午舉行。每一次的測驗日期,考生只能就SAT I或SAT II中選擇一種應考。台灣地區SAT一律採通訊報名,報名費請以郵政匯票繳交。領表、報名及考試時間表請參考本刊之「考訊」。


想知道更多完整內容,請下載本期季刊


本網站不支援 IE11

系統偵測到您目前使用 IE11 (含) 以下版本瀏覽器,本網站內容可能無法正確顯示與使用,建議您使用其他瀏覽器軟體,如 Microsoft Edge、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