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益季刊 Newsletter 06(2005年5月)
趨勢報導:企業職位英語標準
v由英語教學及英語檢定風起雲湧的現象,我們不難看出大眾對這兩者的重視程度,然而在這波英檢風潮的背後,我們也發現了值得深思的問題。首先,對企業主來說,辦公室國際化的推行是當務之急,但是公司內每個職位所需的英語能力都大不相同,若只是單純把員工送去參加英語能力檢定考試,卻沒有同時搭配「職位英語標準」的配套措施,就無法在公司內部建立起標準化的英語能力需求架構,也較不容易有效的為不同職缺覓得合適的英語人才。
第344期Career雜誌中第14期Career English別冊針對此一議題訪問ETS台灣區代表王星威,王先生在訪談中指出:檢測成績的使用者(Score Users),如人資主管或企業老闆將是未來真正提升台灣人力素質的關鍵,因為他們所訂定的職位英語標準,將帶領企業人資走向菁英發展的生態循環之中。他認為已經進入狀況的Score Users如要認知這個問題,需要從三個角度來看:(1)採用客觀的第三方施測團體,評量員工的英語溝通能力(2)要從領域英語的角度,培訓員工學好工作所需的特定領域專業英文(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3)從整體效益觀點來看標準制度的建立與培訓教育規劃。
他也對評量工具的選擇做了進一步說明:「要了解員工的英語能力,評量是不可或缺的一項工具,過去由於對英語能力的需求量低,人資部門能夠自行尋找評量工具;但在社會國際化的衝擊下,英語能力需求度日增,為節省時間、成本,國際英語能力評量以單一評量工具,對跨國企業進行有效率的評定,而成為較佳的選擇。且國際英語能力評量由於具備完整的信度與效度,除較易針對不同國家訂定統一標準,並能有效的測出員工的訓練成果及進步幅度。」
關於這一點,泰國航空使用TOEIC招募空服員的經驗相信是值得國內企業參考的。泰國航空每一至兩年平均需招募100~150名新空服員,要在二週的時間內對超過一萬名以上的應徵者進行篩選,審查他們的學歷、技能及外型是否符合要求,的確是一項耗費人力的龐大工程。在審查完畢後,絕大多數的應徵者都會被淘汰,留下的一千名會被要求參加多益測驗,而這其中又只有30~35%的人可以達到泰航要求的多益500分,這些人才有資格參加接下來的面試及其他考試。
由於英語對空服員這個職位來說勢必要的技能,而泰航也已訂定了多益測驗最低錄取分數,TOEIC泰國代表建議不妨把多益測驗這個項目改為篩選過程中的第一項目,讓應徵者先自行參加多益測驗後再接受公司的資格審查,以減少泰航在對應徵者作第一關資格篩選時花費的大量人力及時間。然而泰航內部擔心這麼做會讓他們沒有足夠的應徵者,畢竟除了英語,應徵者還需要達到身高、體重、教育程度、個性、態度及外貌等其他要求。最後泰航決定先在地勤人員的篩選上試行這項措施,地勤人員所需通過的篩選程序與空服員相同,但應徵前者的人數較少,通常平均一個職缺約有10~25位應徵者,所以100個職缺總共就會吸引1000~2500個應徵者。
在新措施的試行階段中,泰航發現經過了多益測驗的第一道篩選後,有資格參加第二關審查的應徵者大幅降低,所以進行後段篩選作業所需耗費的人力及時間均大幅減少,公司得以在精簡方式下採用最有資格進行人事審查的人原來從事這項工作,以往總要從各部門借調人力來進行這項工作,造成各部門的混亂,自實行這項新的審查制度後已不復見了。此外,資格審查時就要應徵者自備多益測驗成績,應徵者需自行參加多益測驗,公司亦因而節省了一筆為數可觀的開支。
其實,面對全球化的衝擊,無論對政府、學校或企業而言,對英語能力評量工具的需求度都正在急速上升中,如何在市面上眾多的評量工具中作選擇,的確式檢測成績的使用者(Score Users)與考生(Test Takers)共同關注的焦點。對此王星威在第13期Career English中表示:身為ETS台灣區代表,他最想傳遞給大家的訊息是-目前市場上沒有任何英語能力測驗是「全方位」的。選擇適合自己的英檢應該要注意兩大方向,首先是看考試內容的取材方向與考試對象為何,其次是分數的適用性。他建議大家不管拿任何證照,最需要在乎的是它的通用性。
在411期今週刊的訪談中他也提到,他對於政府及大學院校未來對公教人員及學生英語能力檢測太偏愛「全民英檢」,寧捨多益及托福等國際級測驗的現象十分擔憂,他說:「在職場和商場,尤其是國際型企業,多半會選擇國際流通度高的多益。所以,國人在參加英語檢定時,還是要視目的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