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臺灣大型企業人才國際化及外語職能管理調查報告
一、 調查報告說明
1. 緣起
2012 年ETS 臺灣區總代理忠欣股份有限公司委託中華徵信所,以及與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合作進行〈2012 台灣1000 大企業員工英語能力調查報告〉,當時將台灣、日本與南韓的調查結果進行比較,提供大眾瞭解與台灣地域相近且競爭激烈的亞洲國家在英語能力上之差異,期許促進台灣企業與員工對英語及語言管理的重視。
時然近年來「國際化」是台灣社會各界熱烈討論的議題,大專校院渴求擠身國際排名、政府積極想簽訂各類國際性的貿易協定、企業則是費盡心思發展國際市場。
為放眼全世界並順應全球化之趨勢,故於2015 年針對台灣集團企業或已拓展海外市場之大型企業,進行人才國際化及外語職能管理的調查。對企業而言,在國際化之際必須要面對的第一關,便是語言問題。所以本次調查主要在瞭解企業在運用人才時對英語能力的實際需求,以及具外語職能之人才為企業帶來的成效;瞭解大型企業主管在運用外語人才時的看法及問題點。
故今年除了延續2015 年的量化調查外,同時將調查對象分成「人資主管」及「營業部門主管」,以瞭解招募單位與實際用人單位之間是否出現對於英語需求上的落差;另外也同樣會透過質化訪談,深度訪問大型企業業務主管以瞭解企業中實際採用國際化人才或接觸國際化人才時之部門主管看法,掌握更加全面的觀點。另將2012 年、2015 年與2018 年之調查差異列於下表1:
表1、2012、2015 與2018 年企業對國際化人才團隊重視程度比較
2012年 |
2015年 |
2018年 |
|
調查企業 |
1. 天下雜誌1000大企業名單 |
1. 台灣前300大集團分子公司 |
1. 台灣前300大集團分子公司 |
調查方法 |
量化調查 |
1. 量化調查 |
1. 量化調查 |
調查對象 |
人資主管 |
1. 量化:人資主管 |
人資主管、營業部門主管 |
調查內容 |
旨在瞭解企業對員工英語能力需求 |
除瞭解企業對員工英語能力需求外,新增語言管理與國際化業務之影響 |
瞭解在招募單位與實際用人單位之間是否出現對於英語需求上的落差 |
2. 調查背景
本次調查訪問期間為2018年10月01日(一)至2018年11月30日(五)。
抽樣方法如下:
抽樣方法說明
第一優先訪問對象 | 在海外有分子企業之中大型集團,集團中各產業之企業 |
---|---|
第二優先訪問對象 | 海外營收或外銷金額佔總營收比例20%以上之企業 (將由金額高到低依序篩選) |
第三優先訪問對象 | 海外營收或外銷金額超過5億新台幣以上之企業 (將由金額高到低依序篩選) |
其餘訪問對象 | 年營收1億元新台幣以上的公民營企業且營收淨額排名為前5000家之企業 |
本次調查樣本來源,為中華徵信所之台灣Top 5000中符合上述篩選條件企業,共9,432家企業,最後共計完成400份有效樣本。
3.受訪企業之產業別
此次調查之產業分類方法,參考中華徵信所5,000大企業的分類。先分為製造業、服務業與金融業三大類。再細分為26小類,包括5類製造業(267家)、15類服務業(119家)、6類金融業(14家)。
表2、行業類別(n=400)
產業類別 | 家數 | 百分比 |
---|---|---|
製造業 | 267 | 66.8% |
服務業 | 119 | 29.8% |
金融業 | 14 | 3.5% |
4. 受訪企業營收規模
此次受訪企業營收規模在10億以下之企業共有102家,占25.6%;在10~50億者共191家,占47.9%;在50~100億者共42家,占10.5%;在100億以上者共64家,占16.0%。未回答者共1家,不列入百分比之計算,故樣本數為399筆。
營收規模 | 家數 | 百分比 |
---|---|---|
10億以下 |
102 |
25.6% |
10~50億 |
191 |
47.9% |
50~100億 |
42 |
10.5% |
100億以上 |
64 |
16.0% |
5. 受訪企業市場取向
市場取向以外銷/海外市場取向為主的企業家數共210家,占52.5%;以內銷/國內市場取向為主的企業家數共190家,占47.5%。
表4、 企業市場取向(n=400)
市場取向 | 家數 | 百分比 |
---|---|---|
外銷/海外市場取向 |
210 |
52.5% |
內銷/國內市場取向 |
190 |
47.5% |
6. 受訪企業屬性
屬有海外據點的本國企業共有224家,占56.0%;屬無海外據點的本國企業共有152家,占38.0%;屬於外資或合資企業共24家,占6.0%。
表5、 企業屬性(n=400)
企業屬性 | 家數 | 百分比 |
---|---|---|
本國企業-有海外據點/分公司 |
224 |
56.0% |
本國企業-無海外據點/分公司 |
152 |
38.0% |
外資/合資企業 |
24 |
6.0% |
由上述題項的受訪者特性分析,可知此次調查企業營收規模在10億以上的受訪者約為七成五,設有海外據點或本身為外資/合資企業之受訪者超過六成,可反應大型企業在國際化上的專業意見。
二、 調查結果之重點摘要
1. 超過九成(98.5%)的企業對於發展國際化人才團隊表示重視
受訪企業人資對於企業重視發展國際化人才團隊的比例,自2012年的85.7%、2015年的93.2%、到2018年的98.5%,持續平穩提升,顯示發展國際化人才團隊一直是大型企業重視的項目。
圖1、2012、2015 與2018 年企業對國際化人才團隊重視程度比較
2.「用英語溝通的能力」是國際化人才最需具備的基本技能
檢視企業心目中對國際化人才的標準,依然以「用英語溝通的能力」為最多企業認為國際化人才需具備的基本技能,位居2012、2015 與2018 年第一名。其次依序是「解決問題能力」、「第二外語能力」。
圖2、國際化人才須具備之基本技能(複選題,n=400)
3. 具國際觀的本土人才需求增加
a. 在2015年詢問企業聘用外籍人才之狀況,19.3%的企業已雇用相當數量及比例(超過10%)之外籍人才;但在2018年的調查,僅有9.0%的企業人資表示公司有聘用一定比例的外籍人才,減少10.3%。反觀2018年受訪人資回答不考慮聘用外籍人才的企業有38.0%,較2015年的32.5%增加5.5%。
圖3、2015、2018 年企業聘用外籍人才現況
b. 在此次調查中,將調查對象分成「人資主管」及「營業部門主管」。人資部門及營業部門都認為公司相當重視發展國際化人才團隊,皆超過97%。但在聘用外籍人士方面,有近五成(49.5%)營業部門不考慮聘用外籍人才。
總和以上調查結果,顯示企業對於國際化人才還是有需求,卻不再像過去以外籍人才為主,而是開始偏好具備國際觀的本土人才,以符合公司發展國際化人才團隊。
圖4、公司對發展國際化人才團隊的重視程度(人資部門n=200,營業部門n=200)
圖5、公司聘用外籍人才現況(人資部門n=200,營業部門n=200)
4. 從公司官方語到人才選用標準,93.7%的企業都會使用到英語
9.3%的受訪企業表示「英語是公司官方通用語言,會議、Email、簡報皆使用英語」;19.0%的受訪企業有語言管理政策,人才的選用、育留皆有語言能力標準:40.5%的受訪企業表示「英語僅在公司的涉外部門使用」;「公司沒有特定使用英語部門,但有使用英語之場合」占25.0%;僅有6.3%的受訪企業表示「公司完全不需使用英語」。
雖然使用英語的程度或場合不同,但多數台灣大型企業都會使用到英語。
圖6、公司使用英語現況(n=400)
5. 企業仍重視英語能力,對英語口說及寫作測驗評量需求增加顯著
a. 企業對英語聽、讀、說、寫四項技能的重視程度,各項技能都有超過五成的受訪企業表示受重視的情況與過去三年相比有所增加。
而在整體英語能力受重視程度的變化,67.3%的企業認為與過去三年相比較,英語在公司受重視情況是有增加的。
圖7、與過去三年相比較,整體英語能力及聽、讀、說、寫能力在公司受重視程度增加的比例
b. 受訪企業人資對英語口說與寫作能力評量需求逐年提升,與2012 年相比,2018年企業對英語口說能力評量需求上升18.7%;對英語寫作能力評量需求上升13.2%。
圖8、2012、2015 與2018 年公司對英語口說及寫作測驗評量需求比較
6. 超過半數(52.5%)的企業要求基層員工也要具備基礎英語能力,收發郵件、接待訪客都可能用到英語
在此次調查中,有超過半數(52.5%)受訪企業表示會對基層員工要求基礎的英文能力。基層員工可能使用英語之工作內容,以「收發郵件」最多(54.3%),其次為「接待訪客」(51.8%)、「搜尋資料」(47.3%)、「處理一般行政文書、業務」(41.3%)、「接聽電話」(40.5%)、「與主管、同事或客戶溝通」(38.3%)、「撰寫報告、製作文件」(26.0%)、「操作設備、機器」(25.5%),僅有9.8%的企業表示基層員工「都不需要」在工作上使用英文。
圖9、是否要求基層員工具備基礎英語能力(n=400)
*註:因此題為複選題,故百分比總和超過100%
圖10、基層員工可能使用英語之工作內容(複選題,n=400)
7. 近八成(78.6%)企業希望基層員工會用英語「簡單自我介紹」和「說明工作內容」
英語聽、讀、說、寫四項技能中,企業要求基層員工的口說及寫作能力的占比雖然不是最多,但公司主管認為企業基層員工需要具備的英語能力程度,尤其以「會簡單自我介紹,可以表達工作開始及結束時間、辦公物品所在位置」最多(39.8%),以及「可以說明工作內容、作業順序及重點,可以回答工作上的問題」(38.8%);綜合圖10 的結果:基層員工可能使用英語之工作內容,以「收發郵件」最多(54.3%),顯見基層員工的工作不僅需要具備英語口說能力,英語寫作能力在「收發郵件」時也會派得上用場。
圖11、基層員工可能需要具備之英語能力(複選題,n=400)
圖12、基層員工需要具備的英語能力程度(n=400)
8. 第一線營業部門對基層員工的英語能力的要求更多
此次調查特別針對「基層員工的英語力」進行需求調查,並進一步分析「人資主管」及「營業部門主管」對於基層員工所具備的基礎英語能力是否有要求上的差異。
分析發現,「營業部門主管」相當重視基層員工的基礎英語能力,有62.0%要求基層員工具備基礎英語能力,且最希望基層員工「可以說明工作內容、作業順序及重點,可以回答工作上的問題」(44.5%);人資主管則最希望基層員工「會簡單自我介紹,可以表達工作開始及結束時間、辦公物品所在位置」(46.0%)。
圖13、是否要求基層員工具備基礎英語能力(人資部門n=200,營業部門n=200)
圖14、基層員工需要具備的英語能力程度(人資n=200,營業部門n=200)
9. 愈來愈多企業使用多益系列測驗評量員工英語能力,超過6成(62.1%)企業招募新人會參考英語成績
a. 在員工英語職能管理上,受訪企業人資主要使用多益系列測驗評量員工英語能力,自2012、2015 至2018 年,使用多益系列測驗(TOEIC Program)的企業比例逐漸上升,2018 年有36.0%的企業選擇多益系列測驗掌握員工實際的英語程度;更超過6 成(62.1%)企業以英語測驗成績做為新進人員招募標準。
圖15、2012、2015 與2018 年企業使用多益系列測驗評量比較
*註:因此題為複選題,故百分比總和超過100%
圖16、公司使用英語測驗成績做為人事管理決策參考之情況 (複選題,n=375)
10. 愈超過7 成企業不滿意員工英語能力,營業部門更希望提高員工英語能力
企業重視國際化人才,但也認為員工的英語能力普遍不足。超過七成(70.5%)受訪企業有提高員工英語溝通能力之需求,能看出多數企業對於員工英語能力仍不滿意。
從人資部門及營業部門兩者來看,會發現招聘單位與實際用人單位之間的需求出現落差,在人資單位認知公司對提高員工英語能力的需求為68.5%,而在實際用人單位對於卻有72.5%。
圖17、人資、營業部門及公司整體對提高員工英語溝通能力之需求(人資n=200,營業部門n=200,公司整體n=400)
11. 大學生多益平均514 分,不及企業招募新人標準多益582 分
2018 年企業員工職位英語能力標準,企業要求新進員工多益成績平均是582 分,要晉升基層主管是621 分,儲備幹部則是653 分。中級主管多益成績平均為684 分,高階主管則達726 分。不僅職級愈高,對英語能力的要求愈高,標準也較三年前提高不少,顯見企業對於員工的英語能力要求也愈來愈高。
再從產業別分析,製造業招募新進員工的多益測驗成績平均為572 分、服務業588 分、金融業為619 分;而2017 年台灣一般大學/技職校院生的多益測驗平均只有514 分,大學生英語能力與企業需求有明顯落差。
圖18、2012、2015 與2018 年企業員工職位英語能力標準
圖19、2018 年不同產業招募新進人員之多益平均分數
圖20、2017 年一般大學/技職校院生多益平均分數
12. 語言能力影響工作表現的提升,與職級晉升、加薪也有正向關係
本次調查有64%的受訪企業認為語言能力會影響工作表現,也跟受到公司持續重視(例如:職級晉升、加薪)有正向關係(54.8%);另外超過六成(60.1%)的受訪企業認為公司或部門若設置語言門檻,有助於帶領新人或後進,且第一線的營業部門比人資部門感受更深刻。
圖21、語言能力對提升工作表現的影響程度(n=400)
圖22、個人語言能力受到公司重視(如:職級晉升、加薪)之間的關係 (n=400)
圖23、設置語言門檻對帶領新人或後進的幫助程度(n=400)
圖24、人資、業務部門主管認為設置語言門檻對帶領新人或後進的幫助程度(人資n=200,營業部門n=200)